人物 | 李康:每滴水都该被照耀
人 物
WECHAT ID: DEANPKU
关键词:教学卓越奖 社会学系 李康
编者按
“教学卓越奖”是北京大学为营造重视教学和奖励先进的文化氛围,促进教学质量提高而特设的奖励。2019年北京大学教学卓越奖的获奖者分别为陈江、李康、刘怡、苏彦捷、徐怡涛。今天小编带大家走入社会学系李康老师的师者生涯。
李康于1999年参加工作,承担多门社会学系本科生、研究生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指导多篇毕业论文和科研课题,近三年来作为唯一译者或第一译者完成的社会学重要教材或重要教参共约270万字。自2000年到现在,获得多项教学奖项,包括北京大学教学优秀奖、正大优秀教师奖等。
李康在英国访学
引言
执教二十载,反常规是李康老师易给人留下的印象。自诩“处女座”的他在采访前便展示出良好的自我修养,比如翻出小编三门课的成绩与读书报告……
上过“国外社会学学说”的同学们或多或少体验过作业被全篇纠正错字与标点符号的经历,也大都会铭记被期末试卷上数十个社会学家的名字支配的恐惧。在这门课上,除了李康“强迫症”与不按套路出牌的标签之外,“于虚无处坚守,向平凡中证成”的名言、对帕森斯、涂尔干这样学术经典人物的调侃同样镌刻在同学们的系衫与脑海中。独树一帜的教学特色、集幽默严谨于一身的个人风格,使李康成为北大备受学生喜爱、极具人格魅力的名师之一。
No.1
灵活考核超越理论灌输
“国外社会学学说”是李康开设针对本科生的基础大课,是社会学系的必修课和多个院系的学科基础课,本学期开始列入全校通识核心课程。他从杨善华、李猛等教授手中接过此课已有十三年。课程主旨当然是介绍西方重要的社会学理论。但如何让枯燥的理论变为与能与现实结合的活水?如何让同学们在一学期乃至一年的课程外不只掌握人名与专有名词?在百人大课对课堂形式灵活性的限制下,李康选择从传统的闭卷考试作出改变。
李康从题型上作了出其不意的调整。他摒弃了诸如“名词解释”等对知识点客观的考察方式——在李康的考量中,这一是因为西方社会学理论本身难以拟出严格标准答案,二是因为看几十上百个一模一样的答案实在考验阅卷老师的耐力,看不一样的东西“比较好玩”。当然,即使鼓励学生进行“好玩”的多元化作答仍然要考察他们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李康更重要的用意是,通过考试促使学生将社会理论与实际现实相结合。他解释说,这里的“现实”不完全是特别宏观的、制度性的现实,也包括同学自己日常生活的形式。因此,这样的考察方式一是能调动同学的兴趣;二是能让同学切身体会到,书本上的经典理论并不是死的,仍与当代生活有着或隐秘或直接的关联。
“索性开脑洞,要灵活,要有趣。”这一目标显然达到了——就算你见过只有四道论述题的一张卷子,也很可能没见过例如“请从以下几十个社会理论家中选择几位,三三组队,再从下列选题中选择一个,为他们写正反两方辩论词”、“假设你需要编一部《社会学理论十五讲》,你会如何设计篇章结构”这样的题目。“学生的反应,乍一看呢很懵,但是写的时候呢,其实还是挺愉快的。” 不过,这只是第一步,李康希望学生从愉快中有更深的收获。
李康发现有些同学也对这种考核方式产生了一些误解:“我看到网上有评论说,这是一种创意写作。当然需要有创意,但肯定不是考新概念作文式的那种东西。”他更希望学生能理解掌握课程的内在要义:“这个课的宗旨啊,我的理解首先是要做到让同学能够把经典人物带到当代的情境里面思考。比如用戈夫曼的视角来看新媒体,用托克维尔的视角分析网络民主。其次是让学生感受思想史是怎么做的,处在当代的情境中的人怎么回到一八三零年代,或者一七八九。第三呢,是把我们读的文本的、观念的东西,包括理论家也好,与社会变迁的背景结合起来。”
No.2
评语反馈赋予正向激励
除了灵活的期末题目外,李康另一个为同学津津乐道的特点就是亲自批改每一位同学的读书报告并撰写个性化评语。
实际上,将读书报告纳入大课的考核方式并批改并非李康开课以来就作出的,而是偶然机会促成的:“2013年的时候呢,有一位同学来跟我说:你这个课呢,我也很上心的,但是笔试的时候,我写字慢。这意思就是说她写字慢的话就发挥不出来嘛,能不能改成写平时读书报告。因为理论也特别强调平时阅读原典,我说那行。那个时候,班里只有六十多个人,第一次尝试,我那时特别认真,就真的不光是内容批改,就连顿号和逗号一个个都改。”
批改作业后引起的强烈反响是李康始料未及的。谈起刚开始给学生的读书报告写评语时的感受,李康说:“印象非常深的有那么两点:第一点吧,有的同学就在里面设置陷阱,就那个报告好比如说有十页,但她在那个第八页左右,中间猛的就加一段说,老师,这点我有个问题想问你。如果你根本没有认真看的话,最后随便打个分,真就看不见。第二类印象深的就是,我批完了以后写了评语,不管那评语当时写的怎么样,有一些同学专门写邮件回来感谢说:老师,这个是我上北大第一次接到作业的反馈,而且是任课老师而不是助教来的反馈。所以我当时就感觉到,不是说我的教学水平比别的老师怎么样,也不是说一定要用这种形式,而是确实有好多同学,他非常需要给到个性化的一个评估。”从此,李康就将对每份作业进行批改并反馈形成了一门大课延续下去的传统。
2019年4月社会学系“师说”活动,李康与本科生交流读书方法
李康眼中的个性化,一是不设单一的评价标准:“有些理论和风格其实我自己不是很喜欢的,但是你写这个东西,分数照样有可能得到满分。”他会努力去理解同学的用意和剖析。二是会鼓励同学去尝试不同的风格,“假设你一开始文笔是很好的,我会建议你接下来选你不太适合的类型,看看你是不是只因为文笔好获得了一点优势,来磨练自己处理不同类型文本的能力。”
在批阅作业的过程中,李康更深刻地体悟到学生的心理:“你想考完试以后,无论是笔试还是平时写论文,同学会得到的就是一个分数。进北大以后,原来在各个地方都是非常好的学生,进入以后本来就已经感觉到有点泯然众人那种感觉了,又加上没有反馈,他心里确实是有点失落感。”这些使他愈发感受到给学生写评语的意义。据李康自己统计,如今一门课一学期批阅量平均约150万字。即使工作量巨大,他仍然坚持对每一份作业进行回复。
同时,李康还特别重视对优秀的学生进行激励。他会在每次读书报告的批改中综合考虑专业分布,给出10%左右的满分。他会对作业拿到满分的同学进行当堂提名表扬,并挑选最好的两名同学(一般是系内外各一名)进行赠书。“那个当堂奖励嘛,我原来很看不上这个的,因为我自己读书的时候想,都大学生了,老师还是像跟给小孩贴小红花一样怎么行。但是我后来发现真的就是有激励作用。同学上去领奖的时候,满堂鼓掌。”学生选择汇入了北大,在这个海洋中,每一滴水都有她获得照耀的权利。
李康对学生的答卷与作业都珍而重之,用心程度甚至超过学生自己。他曾经在考试后挑整份答卷综合水平最高的一两份考卷复印下来,在学生毕业的时候送给本人。“等到你毕业的时候,如果你能拿到这样的一个东西,类似于你们毕业的时候图书馆给你们的个人借阅记录,我觉得你会收藏的。你看你那个阶段的表现,会觉得这种学习生活、这种读书生活不是一个单纯的GPA能够换来的。”
李康对学生的优秀不吝赞赏:“得满分的那些读书报告我自己都写不出来,我都觉得没那个本事。”他重视每一次通过课堂或课下与学生对话的机会,用心理解并吸纳进课堂教学。
No.3
心心相通,教学相长
一个幽默风趣的老师对学生的吸引力是巨大的,除了上课听讲外,许多同学都会课下寻求与李康进行交流。教学内容的答疑,学习方向的解惑,未来就业规划的指导……李康乐于与学生做各种各样的交流,同学们也对李康给予极大的信任,真诚地取经。
在互联网对当代年轻人话语体系暴风雨般地改造过后,作为70后(差一点60后)教师如何与他们进行无障碍的顺畅对话?在李康看来,这个看似困难的问题无需特意考虑。他认为,教师不需要刻意去了解现在学生的生活,只要做到两点就能与学生的心灵相通:第一,保持细心敏感,能够通过同学在对话时微小的反应捕捉双方的用语的差距,或者思维习惯的差距;第二,具有包容和开放的心态:“一定要包容,你不要上来尽对同学说什么板凳坐得十年冷,你已经在某个职位上,而对方眼前无限不确定性。然后你要开放,要知道时代不一样,不是简单新时代和旧时代的问题,而是说同处一个时代,你们面临的新问题也是我们面临的新问题。大家得一起接受很多挑战。”
在李康看来,与学生交流就像做田野调查。遇到不同类型的学生、听到不同的意见都是很自然的,而教师首先应是一个倾听者,应该关注学生思考的出发点。
这种对学生兴趣和意愿的尊重,在李康指导学生的研究活动中体现得更为明显。他不认为暂时性的读书或研究一定会规定学生的学术道路:“读书就是改变你人的气质的,改变你思想格局的,并不就决定职业生涯。”但碰到对特定问题有兴趣的同学,李康会尽可能帮助他将想法变为学术实践,因为这种学术实践对学生找到个人兴趣和学科学术传统间的转化渠道是非常重要的,也能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他成功指导众多学生进行学术体验的关键有三:第一点,把学生模模糊糊的念头、朦朦胧胧的想法逐渐具体化。第二点,把学生出自个人生活体验但不太自信的一种兴趣学术化。第三点,帮助过于自信以至起题目太大的学生窄化问题,使得研究具有操作性。也许是由于李康给同学们展现出“不严肃”的独特气质,同学们找到他做指导老师的题目也是纷繁多样,除了北大女足、深圳大芬村、中核404厂、后海音乐小现场之类看似天南海北、实则凸显文化生产或历史记忆等理论脉络的边缘话题,更有“丰胸手术维权”“虚拟亲密关系”“无性别卫生间”“女性单口喜剧”等新鲜主题出现在同学的课题中,李康已经见惯不怪,将这些看似新奇的事物引领到有可能的学术脉络和理论关怀。
而少有人知的是李康还连续多年参加了学校的招生活动,并一直保持着高度的热情。李康认为,无论是面试考官,还是一线招生,经历都是非常珍贵的,这不仅仅是为学校吸引人才,更是了解学生的一个窗口。“我从中觉得一定要去了解学生的背景和起点。这个背景包括家庭背景,也包括他的地域背景。这个起点呢,就包括学生的中学教育是什么。”李康担心,长期在象牙塔中任教,可能会忽略当今中学教育的情况,以至忽略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学生将来道路选择会遭受的文化和家庭压力,而这些会影响教师对学生的判断。在李康眼里,大学教育自然应该刷新学生对世界的固有看法,但“有破,就必须得有立”,了解学生的“前世”,才能与学生讨论“今生”。又或者说,不能简单以教师本人当年求学的“过往”,来比照学生置身的“当下”。
2018年6月李康在贵阳一中宣讲北大办学理念
无论是与学生线上线下的沟通,还是招生中与高中生的交流,乃至他们入学后的保持“追踪”,最终都成为李康丰富教学的素材,让他能够更得心应手地将课程内容与学生、与当代生活相对接。除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李康在学术研究上也有相当可观的成果。在被问到为何在“被调剂”的专业继续走学术道路时,李康以巧妙的方式破题:“走上学术道路和继续走,是两件事。进入一门学问的圈子,开始这方面的研究,是‘走上’,有着偶然成分,是路径依赖的过程。而继续走则永远是一个在路上的过程。我至今不敢说我已经有一个非常明确,非常固定的我的学术道路,相反的,很多新鲜的人、著作与主题吸引着我,而学生也经常给我一种反过来的刺激,他们做的很多题目我会觉得是我想做的。让我觉得自己始终在学术道路的摸索的、趋近的方向上。”在他学术道路的上下求索中,与学生的联结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因此,把学生作为一个整全的人来看待,是李康认为的教学前提。“教学,特别本科教学,它是重视对‘人’的培养的。它不只是一个量化的外在的东西。那么‘人’的培养呢,你就不能把学生当作仅仅是求解一门知识,或者说就是来学习的,他必须是一个整体。你不能一方面又要强调对学生整体人的抚养,同时又只看他来课堂以后的学习效果。你必须真的得了解他现在自身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即便就是‘学习’,也包含着她的书、影、音,乃至同城活动。这个培养整体的人,同时也指向培养人的这个人,也就是老师自己。他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仅是把他已有的技能传授给他们,他自己还在那里涨见识呢,还在他学习的过程中。”
教育,不仅是育人,更是育己。李康对待教育活动始终保有极为谦逊的心态,他说:“教书育人嘛,真的不仅仅是育这个学生,也是在育教书的这个人,是他自我养育,自我培育的一个过程。”在这样的园子里,以这样的心态,面对这样的学生,永远年轻,很难吗?
受访者 | 李康
采访、撰稿 | 张正涛、许天怡
编辑 | 许天怡
图片来源于受访者
推 荐 阅 读